2015/9/8

製鞋產業凋零,是因為沒人做還是策略錯誤所以繼續凋零?

(圖片來源: http://i-want.tw/project/view/id/70,這也是一個手工鞋的募資計畫)
  
時常看到傳產如何自悲自憫昔日榮光不在,與透過自身以傳承文化的使命感與道德高位,感嘆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入傳產行業,以及隱約重複批評著年輕人不能吃苦的老調,當然此話一被報導,自然又是大亂鬥的局面(如:http://goo.gl/C6wi8j)。

兩邊都說的很有道理,一邊的確想重新擦亮昔日台灣製鞋王國的招牌,但另一邊在科技時代長大的青年則更重視著自己的勞動權益與發展未來,因此動輒十數個鐘頭的工時與條件不佳的工作環境在過去被視為吃苦、砥礪自我的象徵,現在看起來說的直接一些便是血汗勞動。
 
不過傳產的問題總得要解決的。
 
2011、2012年的時候,有一次在文創博覽會上看到一家標榜手工皮鞋的「傳產」在當時的製鞋產業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市場思維,包含在行銷上以「職人」做為品牌的意象,注入一生懸念的執著意涵,並將手作的質感與生活風格以一種純熟的技藝與古早的製鞋記憶予以結合,在鞋型的開發、製版,與皮革的使用等就算在以現在台灣鞋市場的眼光來說都算是一流的,這間叫做「林果良品」,可以算是很早看到台灣有一個社群對於手工皮件的喜好,並結合過往的技術資源與當代的行銷技術做出的皮鞋品牌。
 
是的,品牌化是一個產品或產業能不能繼續寫進歷史的識別,但多數傳產的經營模式多是以代工思維替代自創品牌,若說早期台灣是製鞋大國,但自創品牌與品牌成功建立知名度的案例,相較於代工球鞋的比例不知孰高孰低?
 
但林果良品自作品牌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於他精準掌握市場趨勢,瞭解手工皮鞋除了賦予手作的質感以外,尚須與時尚或潮流結合,因此他們做了不少以英式風格為主的皮鞋產品,另外與博物館合作,復刻日據時期的軍靴,考察文獻精著細節(鞋孔數都算到了),並融入穿著的舒適度與流行感,將這雙日本軍靴復刻回來,雖然最終不是百分百的還原製作,但基本上也算是誠意十足。
 
儘管如此,這樣成功的例子(傳統技藝與流行的結合)依舊不多,許多即將凋零的製鞋業者不知道是否嘗試轉型與突破,並試著投入更多的資源以真正的能夠傳承傳統?還是依然在紅海中跟對手廝殺的你死我活,做一雙你有我也有的鞋子,而不是注入更多的意涵在這樣的一件日常商品上?
 
儘管上面提到的林果良品 - 中山總店至今尚未累積一定的品牌年資,相較英國動輒百年的製鞋品牌,例如Sanders從1873創業,Loake、Barker的1880年,以及Tricker's等等,或是美國的Alden、White、Russell Moccasin這些動輒百年的手工皮鞋靴品牌,或是日本1941年設立的宮城興業(講到這裡突然覺得台灣都沒百年大廠為何有製鞋王國的稱號?),林果良品還沒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傳統,製鞋的工法與鞋型跟百年大廠品牌比對之下還是可以看出落差,但至少是一間用心轉型並重新改寫男性皮鞋符號意涵的品牌,我想這點他在台灣的製鞋產業上會有一定的定位。
 
莫名其妙寫了這麼多,好像我很奢侈對手工皮鞋多熟一樣,買不起抓抓圖應該不過份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