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2

我的蛋男情人——首先你要有蛋,才能是個情人



 
我對這部片的見解非常主觀與極端,如果以「就是愛情片你在那邊靠北什麼」來看的話,可能不是你的問題,而真的是我個人的觀片角度關係,但希望這只是我個人的因素,不是電影產製過程中的所需妥善面對的課題,一切都很安好。
 
我會從三個面向來談,一個是情節設定,二是對幸福/愛情的單一敘事,三則是對劇中人物職業倫理的想像,這幾點讓我在觀影過程中有些困惑,我想這些問題也不能因為是戲劇之故就認為是一個架空的劇情設定,因此可略過嚴肅討論的必要,畢竟有些問題過頭了。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賣冷凍食品的女主角梅寶會去一間看起來像是做西式料理的餐廳推銷冷凍食品。
 
的意思不是指冷凍食品就不能去西餐店談合作,但在西餐廳推銷燒賣、水餃、炒飯之類的冷凍食品,如果我是老闆,大概會擺出比鳳小月臭幾倍的臉。當然,以西菜 為主的餐廳會不會用冷凍食品?這就是另一個議題了。但直接去一間堅持賣新鮮食材的餐廳要推銷冷凍食品,若要安排巧遇的情節,實在也沒必要搞錯客戶需求,特 別是人家說他討厭冷凍食品了。
 
二個問題是,劇情中對幸福/愛情的單一化想像。類似對台灣影劇的批評過去已有多波交鋒,從《我的少女時代》談被抹去的情慾展現,到《蛋男情人》以生育作為 獲得幸福的終極目的,這類行的影劇文本不勝枚舉,當然,我並不否認以結婚及生育作為測量人生幸福與否的判準,然而這樣的類型片一多了,除了再一次重新穩固 與堅定婚嫁制度的主流與必要性之外,對於其他對愛情的模式,對幸福的詮釋可能則是一種以排除性的展演形式,全面抹除掉他者的想像。

例來說,阿始(鳳小岳飾),面對感情的態度在前述劇情是一種不結婚、不生育的主張,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也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樣的「不婚想像」根基於 他失去生育的能力,因他說,他不希望跟他戀愛的對象最後有著遺憾(無法生育),為避免傷害對方,所以選擇將自己的情感埋葬起來。

在這裡的愛情是有條件的,你必須是個有生育能力的生理男性,你才有享受感情滋味的資格,而阿始之所以對感情冷漠,並非是他對情感無感,而是因生理機能的缺失而「刻意無感」,這樣的情節設定,看在無法生育的朋友眼中,那滋味也許難以備外人透悉。

其次,在戲劇中,各種人物間的對話,也展現出過往社會傳統且主流、對女性的壓迫言論。如,無論是女主角梅寶的母親如何叮嚀他女人的生育年齡有其保存期限,過了不是你想生就生得出來,將這套幾近官方樣版的宣傳概念再一次傳誦,「我在22歲的時候就生了妳」,這在目前晚婚、不婚的世代看來有些難堪;究竟是因為個人主義的盛行所以不婚呢?還是社會種種不利結婚與生育的社經條件所致呢?結婚真的僅是上一代人說的那麼的容易嗎?

但可惜的是,劇中並未對這樣不接地氣卻佔據主流市場的主張加以質疑或提醒,反倒以「因為找不到愛情啊」簡化帶過,那麼有愛情才能有繁衍下一代的正當性嗎?若不需要愛情也想擁有下一代的女性呢?她們不能選擇其他渠道完成人生的幸福嗎?

梅寶去找尋了愛情,這愛情來自錯認為「不需要小孩也能得到幸福」的梅寶身上,以為梅寶是不需要小孩的,但梅寶卻需要以生育使人生的幸福的拼圖得以完善,這便造成兩方的歧見與衝突。這場衝突便在那場北國的旅行中爆發,炸得雙方遍體鱗 傷,殘酷又傷人。愛情難道只能以繁衍是否得成作為指標嗎?愛情難道也只能以精卵子的結合,作為幸福完美的最終幕嗎?人世間很多的例子告訴我們,這樣的幸福 工程並未能打造真正的幸福,或許可以說,這樣的幸福,是幸,亦是不幸。

說是不幸,在於那場因冷凍卵子的一名女性卻無法如願懷孕,使她在深夜潛入卵子銀行大肆破壞,她說「公平?她得不到的幸福別人也別想得到!」這一幕將女性在社會的被壓迫角色呈現得如此寫實,女性得用生子來綁住男人的心,如果沒有小孩,男人將背她而去,而轉身離去的男人也注定了她一輩子得不到幸福。

在這部片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劇情格律,懷孕讓妳可以留住男人的心,生子讓妳可以得到幸福,男人與懷孕成為通往幸福與否的鑰匙,看在女權意識高漲的當代,這樣的劇情編排顯然告訴觀眾,台灣的女權運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第三,劇情人物的角色專業度。

有看過本片的觀眾不知道會不會對經營西餐店的阿始卻能跨行賣起港式燒賣、水餃等非本行料理的冷凍食品大感疑惑?

飲是一門分工精細的行業,中西菜的做法與料理思維各不相同,各自也有各自的專業養成系統,當然一名廚師可能多少都會做不同的料理,但普遍來說,也多以專門 且特定的料理技藝為主,潛心修研,片中所透露的各式符號與訊息,透露阿始開的餐廳「可能」是以西菜為主的餐廳,要他另外研發非西菜類的冷凍食品,要不是跨 行跨很大,不然就是料理天才,中西菜兼修,但我想做好自己的本業,並力求精進,這樣的職人精神或許就夠了,不必再另開事業創建冷凍食品品牌,搶攻冷凍市 場。

此外,尚有一點我認為令人大感意外。在劇情進入尾聲的時候,一名醫師在整理逾期未繳帳單的時候,不知道是突然想到,還是有意隱瞞,總之她未向阿始吐實其實她偷偷將阿始的精子交給醫療院所冷凍保存的實情。

環顧這醫師的辦公環境,文件四處堆疊如山,雜亂無章,先不論現在病歷電子化的事實以外,這樣紛亂雜踏的環境設定,欲向觀眾展現什麼樣的醫師形象呢?忙碌、勞累、專業、或是一個對特定專業的偏見透過情景安排再次呈現呢?

醫師在違反患者的意願下,私自冷藏患者的精子是否為醫師倫理所應遵循的?又是否違反《醫療法》?還是,只要結局是幸福結局,這樣違反醫師倫理且有礙醫病關 係正常化發展的展演,到底是幫了醫療產業大忙還是幫倒忙?況且,醫師說「因為你長得好看、聰明個性又好」若不幫你保存精子非常可惜,所以他私自做了這樣的 決定,這樣充斥著「雅利安血統論」的優越意識,透過醫學專業的角色口中,是否更穩固了血統優越的意識形態呢?

後,劇情也因醫師的「善意」讓男主角得以保有繁衍後代的能力,因此劇情的翻轉,也許得以讓他敞開心胸更能去愛人與去被人愛,沒有精子的生理男性就如同被閹 割般,被奪走了愛人與感受幸福的能力,當男性得先成唯一名具繁衍功能的男性才得以為男性的前提下,這樣要求成了另一種歧視而卻不被察覺,反而以情節的安排 將此合理化,並給予完美的結局,這樣的台劇品質,真能理解愛情的多重面貌嗎?

這樣一個不重視專業,或把專業能力轉化為莫名善意的執行單位時,那樣的專業菜這個社會被認同的程度是相對低的。尤其甘願違反醫療法也要會主角留種的那一 幕,吐露出的是對專業的輕視、對醫療法規的無知,並將此無知以幸福完美的結局作為無傷大雅的抵銷手段,當人們開始不看台劇了,那這樣的台劇品質該怪年輕一 代不看本國影視?還是要怪自己不重視細節與漠視專業?我想每個人自有答案。





2016/7/12

影記|Pau Buscató——顛覆現實常規的街頭「設影師」


街道是許多攝影愛好者躍躍欲試的修煉場,鍛鍊自己觀看的方式,並在那分毫之間的即刻反應中按下快門,擷取影像,不少攝影家也以街頭攝影起家並聞名者也不在少數。

2016/7/6

《菜鳥的逆襲》逆轉不了新聞業的現實困境


韓國電影《菜鳥的逆襲》(另譯為《假裝熱情》)是一部以新聞業娛樂線記者為題材的劇情片,從另一個譯名來看不難理解為一部以「熱情」為口號,並用以激勵自我、勉勵自我、麻痺自我的一句宣言,尤其那句「只要有熱情就能戰勝一切」的言說貫穿劇情,無論是如瘋狗般的上司河部長,或是甫進入新聞業的實習生都羅熙,都以這句話語作為證言,如浮木般,為自己在這最壞的時代而未離去提供一線希望。因為熱情。

2016/7/1

寫在八仙追蹤報導結束後的一些再思考

創作說明:點此(插圖/Emily)
今天是七月一號,願景工作室的八仙追蹤報導採訪團隊將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退出,從去年十二月下旬第一次的行前教育訓練與關於採訪倫理的重新釐清、界線的再聚焦,編輯的方針,如對煽情與狗血以及放大傷勢情節的描寫的辯證,另外也對我最在意的「八仙事件」而非「八仙塵爆」的用法加以對特約記者釋疑,解釋為什麼我這麼堅定的不採用「塵爆」與對「爆炸」感到不妥的原因。在這邊也重申一次,627當晚現場並沒有爆炸,而是高濃度的粉塵引起快速閃燃,而後火勢隨著民眾的奔跑而擴大及蔓延,燒傷是因火焚身,而不是爆炸所造成的傷害。(延伸:〈關於我們:為什麼關注八仙事件?〉

2016/5/31

「精準行銷」救不了閱聽人的媒體素養

今日閱讀〈墮落或滅亡,媒體真的只能做無腦流量?〉一文,內文指出傳統媒體可以不必失心瘋的追逐流量,但也不必然只能做些曲高和寡的事,那解決之道是什麼?就是在「當時當刻」將讀者需要的訊息投放到讀者的眼前,於是一條擺脫現下泥沼的路便浮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