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0

社群小編為什麼需要被指標化?

織田紀香在臉書發表了一篇關於社群小編的看法,雖然這是一個看起來蠻激勵人心的方向,不過我不太同意織田紀香所列出的十項分類,理由是這樣的分類疏於舉證,並過於粗糙,同時過度沈浸在「重量輕質」的思維裡。

先不談「什麼樣的人不適合當社群編輯?」,我要談我對「要當一個夠格的社群小編可能是?」的看法是什麼。先說結論,我不覺得織田紀香列出的幾個目標有達成的必要性,甚至是不是必須做到才足以稱為一名社群小編,這些我都很保留,尤其在瞬息萬變的網路世界,那些可供量化的條列式主張,事實上所犯的錯在於他認為,每天的訊息脈動與趨勢可藉由定量的數據做為判準,而這些僵硬的條列式主張其實縮限了「社群力」的展現,畢竟這所謂社群力的邊界究竟是誰劃定、怎麼劃定、沒被劃定以外的能力能不能算盡社群力的展現,織田紀香沒有給出答案。

這篇對社群小編的想像最大的缺陷,在於書寫所指涉的社群對象為何,他並未提出一個具體的形象,是娛樂性讀者、知識性讀者、亦或是生活性的讀者?而面對組成紛雜歧異與多元跨界的讀者面貌,這十項僵化的條列指標可以滿足不同閱讀向度的讀者嗎?我不這麼認為。任何宣稱可以指標化的參照,都只是一種對未知的已知想像,在瞬息萬變的網路世界,我們學不會謙卑。

此外,以「量」的堆疊成就一些基本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這點我是同意的,「如果你不能試著把你想的寫下來,那你永遠學不會思考」,但我未能同意「閱讀內容媒體網站超過十個」、「每日閱讀文章得超過數十篇」、「每日最少寫一篇一千字文章」這些用以檢驗社群力的量化指標。為什麼呢?

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忽略了閱讀後的「思辯能力 」、用以書寫需以「時間」做為底醞,當然這是我對一篇公共書寫的基本要求,若是發表一閃即過的文字,引人發噱或是供人消磨時間的,那就另當別論,因此,我們必須回到書寫的目的為何?(1)市場導向的點閱經濟嗎?(2)為分歧的社會搭建公共對話的橋樑嗎?如果我們文字是一篇可供消費的文化商品,我們會期待消費的是「公共價值」的預設,或是足供逸樂的文化商品?我並未強調消費何者才是政治正確,畢竟我們同樣在消費的情境脈絡中。

事實上完成一定「量」的閱讀與產出,並不代表社群小編就具有一定的人本關懷或是跨界視角,另一方面,為求在一定期間內達到量的堆積,在此要求下,也不能無視「略讀」或「速讀」導致未能有效掌握文脈的風險,更多擔心是儘管以量的完成度而言,他驗收了社群力的展現,但是,在思辯能力與議題的反思能力上,在閱讀節奏的緊迫底下,我不認為一篇具縱深與觀察視角的思辯文論可以為他帶來多紮實的訓練與收穫,獲取知識的過程從來不是輕鬆寫意的,透過純粹量的堆積,完成他對社群力的期待,難免令人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織田紀香輕視知識生產與應用的誤讀。

同時,我也不認為在各大討論區有三個帳號,與掛在聊天室五個小時有什麼可供辨別的識認價值,這些對我來說是對書寫本身的不誠實,與不負責導致的帳號被關閉,因此必須開闢其他分身做為上站的手段;掛在聊天室五個鐘頭就代表他是有能耐的社群好手嗎?如果以「共量」的尺度方式拉出一條何謂「好的」小編跟「不好的」小編的分界線,我想這是很大的錯失,因為他告訴了我們要當一名稱職的小編何其容易,只要你願意違背書寫倫理與書寫哲學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