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20

「愛情金句」的孱弱花火——凡是進到這裡的人都必須放棄希望

photo credit:Temari 09(CC BY-NC-SA 2.0)


這陣子以來,因為我在臉書版上張貼了幾則「愛情金句」的仿作(例如這篇這篇、還有這篇這篇這篇),進而引起臉友好奇,他們問我「你到底在幹嘛啊!」或是「你該不會真的想出道吧!」類似的疑問,若是瞭解我在進行什麼計畫的朋友,則半開玩笑的叮嚀我,若要「仿作」的話,無論在思考或文字表達上都要再簡單一些,這樣才能確切的對應到「愛情格言」的市場受眾。

我想這個非善意的實驗性舉動在我貼出五篇文章後會,觀察了部分網友的反應,這樣的嘗試與涉入的經驗重新型塑我個人的想法。在開啟以下的討論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先提出「條件限制」,這也是一些朋友給我的建議,這樣的限制在於,愛情金句與金句所衍生的各類心靈格言,並非是台灣特定與專有的情境,過去台灣的書市上也不乏這樣的文類,同樣也獲得一定的盛譽。

好吧,這樣的說法則讓我更悲哀了,過去十數年來,我們在關於愛情,或是夢想的言論市場上,總是由一位又一位的「專家」做為個體發言的代理人,在這篇我無意處理過去的現象,而是從「此時此刻」的文化現象著手。因而,我認為這樣的文化現象反映出普遍以下的問題。

金句的獨裁本質


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金句皆有不同類屬的變異版本,例如愛情金句、職場金句、人際金句,甚或是在政治場域所被援引的各式名言,這些篇幅短小輕薄、語句精鍊、文字密度與精度極高的語言符號,成為各式宣稱為無論救贖也好、撫慰也罷,或是政治議題的易於朗朗上口的行銷口號。

在消費社會中,這些被大量生產的金句所創造出的金句景觀,更是滿足了市場的消費需求。然而,正如同景觀的字面意涵而言,它是一個全面性、普遍性,以及無所遁逃的網羅,在「生活即是景觀」的連結底下,我們將生活的複雜與矛盾,以及一切隨之而來的分歧觀點,在現代社會的生產制度底下,拱手讓給了以消費所建築起的景觀。

以愛情金句而言,這些關於愛情的觀察,與魅惑人心的溫暖文字,似乎定義了愛情的樣貌,也將愛情的存在本質直接移轉為一個純粹的表徵,並且進而以表徵成為主導愛情的唯一模式。這些表徵並進一步地表象化、印象化,並與觀者產生了對愛情的理解誤區——錯認「表象化」的愛情金句才是真實且理想的愛情典範,且將愛情複雜的各式向度簡化為單一、且貧乏的詮釋版本。

也是這樣的關於愛情詮釋的過度集中,不僅去脈絡化、去歷史化,並且忽略個體情境的彼此殊異,反而透過一種獨裁的律令及格式,試圖將愛情金句做為統一愛情的粗暴作為讓我感到有些質疑。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景觀本身即是具統治的目的性,而他展演本身的企圖,即是冀望透過金句與其相關的語言、符號與影像反客為主,以假做真,將真實的生活世界以大量堆疊的謊言予以放逐。

當然,景觀的目的即為綏靖與去政治化,透過非強制性的(畢竟大家看起來都很甘願)、非直接暴力的(都說去討拍的怎會有暴力)將那些具批判性思考的予以邊緣化(例如那些提出批判與質疑的都被認為是「想太多」),用以確保其金句得以在一個去政治化、去批判性與去獨立思考性的條件中,在封閉的社群中遂行獨裁的暴力本質,並讓在景觀中的觀眾更佳孤獨。

金句的「失語症」

在上述金句景觀的條件成立底下,觀者從現實生活中被分離出來,失去了獨立思考與創造力,他們普遍相信「所呈現的景觀就是好的景觀,被傳頌的愛情金句就是愛情的真實樣貌」,而這樣的靜默與失語的狀態,則是景觀的普遍性質——為了確保己身不被景觀背棄,因此沈默,也由於為了確保與景觀成員的保持同一性,而讓渡了自身的主體性。

在我發佈了其中一則仿作到我臉書後,有問朋友告訴我,他看了該則貼文後難過的不能自己(儘管該則發文文末以惡搞收尾),尤其是「回憶起許下諾言的他讓人心痛,但想起那些誓言卻又讓人學不會遺忘」這兩句,更讓他難過的哭了很久,得藉助酒精才有辦法沈入睡眠。

儘管我對愛情金句十分批判,但聽到這樣的說法,我大概可以理解此文類的社會性功能的作用為何,他不見得要有意義,或許意義也不是它的目的,它可能像是「觸媒」或是「信物」般的存在,讓人在日常偽裝出來堅強中,可以有一些喘息的潰堤空間。

這樣具宗教療效的現象可能的原因為:

  1. 我們的社會在感情的暴露上,依舊是守舊到令人窒息的氛圍。正由於我們對個人情感表達的壓抑、以及不習慣,進而形成大量的愛情格言的市場基礎,每一則貼文的讚與分享,都像是不被理解的靈魂得以喘息的一座海島,他們用「讚」與「分享」攀上這座愛情的孤島,汲取了能量後再離去。這透露出的訊息,我認為與人際關係的薄弱,與傳統情感支持系統的式微有關。
  2. 說不出口的話,與期待解救的「言論代理人」:不單特指在愛情此一特定的情境中,為數不少的臺灣人在表達對事物的看法上,可揀選與使用的語言符號相對不足;他們無法適切、並深刻的闡釋「此時此刻」個人感受,類似的語言貧瘠與侷促感更經常出現在各樣的新聞街訪畫面,「好吃」「好可愛」「很好啊」「不錯啦」經常是受訪時出現頻率最高的使用詞。這到底是我們是無法有效的組織句子描述自己的感覺呢?因而致使我們需要一個言論的威權領袖作為發言的代理人呢?或者,是我們的社會過於習慣將主體性讓渡威權,因而導致我們不習慣試著表達呢?
關於言論的代理人,我在〈寫在「年級」系列文之後〉裡有所提及,簡單來說,我們依舊嚮往英明的言論代理人為自己發聲,而非試圖以自身作為發言的主體。

不是媒介改變了內容,而是內容正中了媒介

而近些年來,這些愛情金句有了不同的傳播模式與成就,以臉書為主的幾個社交網站來說,有論點是,社交網站改變了文本的生產模式,我們會投社交網站所好,餵養其固定狂熱的文本格式。

然而,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有待釐清,他也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改變了文本的生產邏輯,但事實上可以確定的是,社交網站的本質,助長了金句的傳播與發酵。他的超高滲透性、低價的傳播成本,與金句本身的體例,如極微短小、輕薄、易讀不費力,佐以溫情的同理想像,與構圖良好、光線柔的、當下時興的文青風格的影像,再與服裝品味,與那一抹可謂療癒的上揚嘴角相輔相成,彼此交織纏繞後快速點燃瘋狂傳播的的引信。

於是,大量噴發的讚數與分享在這海上的孤島上此起彼落,宛如一個個寂寞靈魂的信號,照亮這寂寞的海島啊。

為什麼對金句的「不以為然」是膝反射般的直覺?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並還保持清醒的話,應該會覺得這事情還蠻值得討論的耶~那為什麼大家對這議題的膝反射直覺反應是「那又沒什麼」或是兩手一攤表示不以為然呢?甚或在相關的評論文章下方留言認為這不過又是一篇廢文來騙稿費的文章吧。

不覺得很有趣嗎?我們各自所處的社群始終抱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冷漠態度,也是這個「不以為然」態度讓我覺得有些事你越不想搞懂、不願意想透,就是意味著「清高」跟「自我感覺良好」也只是不同的說法而已。尤其當這命題涉及到,我們是不是能夠設計出一套良善的制度,引導讀者大眾進行更具深度的文化消費時,我們依然能對此議題無動於衷,並宣稱「那又沒什麼」嗎?

每年度的閱讀習慣與購書預算的調查報告,你曉得愛情金句類的書籍佔了多少比例嗎?若扣掉這些動輒數萬、百萬銷售量的書籍,我們的閱讀市場會是什麼樣的景況呢?而我們是否能夠讓更多寫字的人有個更好的創作環境,而不是讓更多具有才華的創作者投入關於夢想與愛情的罐頭文字生產行列裡。

而我們是不是必須思考、並強化人際網絡的支持系統呢?讓受困於愛情泥沼的孤獨靈魂有個可信賴的通道,並讓他們知道,傾訴愛情煩惱並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並讓他們得以擺脫ABCD如試題測驗的情感表達,讓他們說自己想說的話,並平等看待各式的發言。

而非在遊歷以金句所鑲起的愛情景觀之前,如同但丁的《地獄篇》般,抱持著「凡是進到這裡的人都必須放棄希望」的想法,萬念俱灰的來到臉書粉絲頁的愛情金句版面,希望可以在如魚肚慘白的螢幕面前,說服自己,即便有著空間跟時間的隔閡,但我們至少還有愛。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