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31

瓊斯盃—被神話的聖地傳說



近日前籃球國手,現任富邦勇士隊總教練顏行書,因瓊斯盃開幕賽球迷於場邊懸掛「別再說中華台北了,台灣就是台灣」的布條,而後在臉書發表「聖地」說, 顏行書指出,「原以為喜愛體育是最單純的事,沒想到也是淪陷了。」

這帖臉書留言,撇除一些意識形態的預設而言,相信熱愛運動的球迷多少認同每一個運動場域 對運動員來說都有其「神聖性」的意涵,並需要透過運動員以自身的肉體勞動予以實踐,才能完滿該運動場域所被賦予的聖性價值。然而,當這樣具宗教性的古老言 說,與國族主義或是國際外交政治交融揉雜在一塊時,它過往的神聖性便開始裂解。

例如以顏行書熟悉的瓊斯盃為例,之所以會獨立出一個「瓊斯盃」的專屬賽事,是因為1970年代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上被孤立,因不願意使用「中國台灣」的名 稱,所以被國際籃球總會(FIBA)停止會籍,但在那以運動做為國際外交,與團結凝聚內部國族主義的年代,籃球是一定要打的,交流也是一定要交流的,既然 FIBA不給打,那就自己創一個盃賽,完成一定意義上的國際參與,這是當年國際籃球孤島處境下,所發展出的因應對策,循著這樣的歷史脈絡觀看瓊斯盃,似乎 很難有其它理由不認為他本身即是一個因政治操作而催生的場域。

「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這句話背後的思維其實就是政治的一種展現,亟欲將某事物與政治脫鉤,也是一種意識形態。這樣的意識形態預設了「中華台北」名 稱存有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以及對於國家無法正常化,缺少批判的自主性。即便可以理解「瓊斯盃」是風雨飄搖的年代中,一個奮力擠出以籃球介入國際的象徵,與 其所蘊含的時代意義。但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這個盃賽在歷史上的政治意涵,才能完整的涉入籃球運動的歷史脈絡中。熱愛籃球或任何一項體育賽事,甚至從事藝 術展演的從業員,對於自己情有所衷的對象,所隱含的不捨與呵護情有可原,但運動歸運動的說法,無法給予這個概念更多紮實的論述,只是一種避談政治現狀的心 態,而「避談」本身,便無法健全社群對話,進一步無法形成健康的循環,促進社群的共善。

運動競賽從來就只是「刀槍缺席」的現代戰爭,冷戰期間,如1980、1984年美蘇互搞的奧運會,甚至1976年的蒙特婁奧運,中華民國在加拿大引起的名 稱爭議(其實這年是最接近使用「台灣」為會名的一次,但當年代表團堅持要用「中華民國」,最後協調不成退賽),這些都是運動與政治複合的展現,甚至不是 「政治介入運動」如此簡化的說法。在國家有意識的吸納與操作下,運動以及運動賽事已是政治意志的延伸,教化及規訓的手段,瓊斯盃,或者是奧運,都是政治展 演的新舞台。

過去七〇年代所謂的「外省籃球,本省棒球」的說法,一舉劃分了我族與他者,並依此做為國族認同的標示,如今這樣的界線已隨著時代的推移淡化,儘管界線已模 糊,但不意味運動場域去政治化的合理化。將政治一廂情願的從運動的場域與歷史中驅逐的做法,是一種「無歷史感」的鄉愁,而這樣的鄉愁,更是濃稠的無法消 解,與更茫然與惆悵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